【羊城晚报记者 马灿】引言:在最近的央视“3·15”晚会上,多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被曝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件的主角包括知名母婴品牌翻新售卖残次品、食品安全隐患的‘保水虾仁’、以及某些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疯狂窃取公民隐私……这一系列问题揭示了消费安全和信息安全正受到严重挑战。
一、劣质母婴产品的背后——翻新残次料的线”晚会上披露,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正在进行一项备受关注的业务——销售劣质的卫生巾和婴儿纸尿裤。通过记者以订货为由的暗访手法,揭开了这一不法行为的冰山一角。公司的负责人刘总向记者透露,他们的主营业务是废品回收,即从正规纸尿裤和卫生巾生产厂家购买那些不合格的产品和生产垃圾。可想而知,这些经过“精挑细选”的所谓“二等品”又如何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呢?
在希希纸制品的仓库中,记者发现了许多以“麦酷酷”、“自由点”等品牌名义出售的产品。这些卫生巾和纸尿裤,外表看似完好无损,但实则却是经过翻新、未经过正规消毒处理的二手产品,潜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针对这一事件,梁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将对该公司展开严肃调查,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晚会还披露,某些水产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导致虾仁的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电竞竞猜下载“保水虾仁”表面看来鲜嫩可口,实则其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风险。这些企业往往不在产品外包装上标识真实成分,消费者毫无知情权。长期摄入超标的磷酸盐,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缺钙及心血管疾病等多重健康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湛江市的市场监管部门已开展紧急调查,涉及的多家企业的情况也备受关注。
跟随“3·15”晚会的步伐,涉及“电子签”的高利贷问题再度浮出水面。一些缺乏监管的平台如“借贷宝”和“人人信”,通过网络借贷的方式向借款人提供贷款,却在合同中设定了不合理的高利率和罚息条款。即便遇到高利贷和暴力催收,借款人却因为信息不对等而难以维权。对此,借贷宝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最大决心落实整改,以维护用户权益。
近年来,市场上涌现了诸多“精准获客”工具,这些所谓的“大数据获客软件”通过强行抓取用户的评论信息,窃取个人隐私。记者在某些公司了解到,这些工具不仅能监控消费者的行为,还能使用手机的通信大数据进行获客,严重侵犯了用户隐私权。这一现象不禁让人警觉,互联网时代用户隐私权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
除了上述问题,互联网环境中的骚扰电话产业链日渐成熟。一些外呼公司打着“精准触达用户”的旗号,使用AI外呼机器人进行电话营销,屡屡侵犯用户的合法权益。这些机器人的话术精心设计,让接听者难以识别。专家指出,未经同意的电话推销属于违法行为,呼吁加大对这一现象的打击力度,严惩违法行为。
结尾:这一系列事件的曝光,引发了公众对母婴产品和食品安全的深切关注,也唤起了大家对个人隐私与信息安全的重视。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在面对各种产品和服务时需增强警觉,善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也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构建更为安全的消费环境。